7月17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文件指出,优选具备条件、降碳基础较好的园区建设零碳园区,按要求编制建设方案,扎实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
持续提高绿色能源利用水平。支持园区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空间,因地制宜发展核能供热、光热、地热、生物质能等热能资源,推动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互补、梯级综合利用的供热体系。加快中长期蓄冷、蓄热设施的部署。积极发展氢能,推进工业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模式,探索绿氢、绿氨等未来能源应用方式,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开发利用,建立“电、热、冷、汽、氢”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系统,持续推进园区用能低碳化。鼓励有条件的园区统筹推进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清洁能源多元化发展。
积极有序推进储能项目建设。支持零碳园区探索发展新型储能,积极推进储电、相变材料储热等储能方式应用,因地制宜发展锂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能、飞轮等先进储能技术。支持园区统筹建设燃气热电联产及高效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系统,建设多元储能电站、储热储冷装置等设施。探索风光+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模式。
培育绿色低碳高端产业。将零碳园区作为培育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积极发展“以绿制绿”模式,探索新兴产业低碳发展和传统产业深度脱碳路径。充分发挥高比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吸引力,谋划布局有绿电需求的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氢氨、新型储能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发展。健全园区废弃物循环化利用网络,推进工业余压余热余冷、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推进园区新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和既有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完善园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醇)站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车网互动技术应用。提高绿色运输比例,引导园区大宗货物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电动和氢燃料载重货车、物流车辆,绿色燃料船舶等绿色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