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12月16日,中安联合煤气化部气化装置第4系列气化炉(SE-东方炉)连续运行273天,突破了中石化粉煤气化炉连续运行纪录。目前,该炉继续保持稳定工况平稳运行。
中安联合气化装置在技术上攻克了淮南煤长期以来难以高效气化的技术难题,首次实现了淮南煤由燃料向化工原料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连续稳定运行870天的骄人成绩。
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实际建设内容如下
煤气化 SE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7系列,5开2备。有效气(H2+CO)515000m3/h。
空分制氧 深冷法空气分离工艺。
变换 中石化自有的耐硫变换。2系列。处理能力511333m3/h。
酸性气脱除 德国鲁奇低温甲醇洗。2系列。
制冷及压缩 丙烯压缩制冷。
甲醇合成 德国鲁奇((Lurgi)Mega工艺。实际加工规模180万吨/年(精甲醇)。
氢回收 PSA氢回收。
硫回收 二级CLAUS+尾气焚烧+氨吸收后处理工艺。2×2万吨/年。
甲醇制烯烃 中石化自有的S-MTO 技术。18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轻烯烃回收采用前脱乙烷流程。
烯烃催化裂解 中石化自有的OCC技术。规模10万吨/年(以C4、C5进料计)。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中石化自有的气相法聚乙烯技术(SGPE)。35万吨/年。
聚丙烯 中石化自有的环管法聚丙烯技术(ST-Ⅱ)。35万吨/年。
中安一体化项目采用SE-II东方炉(7台,单台日处理煤1500吨级,这是SE东方炉1500吨级的首次工业应用),宽温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净化,德国鲁奇低压甲醇合成,建设170万吨煤制甲醇及烯烃和衍生产品。2019年7月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