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焦自10月19日发改委干预煤炭价格信号释放以来,自高点下跌,期间经历过几次反弹,虽然反弹的时间很短暂,但每次反弹到再次下跌,其背后的逻辑都是不同的。最新一波反弹目前来看势头较猛,是否意味着行情就此反转?笔者认为,本轮双焦反弹的主要逻辑还是需求复苏的预期。但在基本面未见明显好转,尤其需求未出现实际转好(铁水产量持续低位徘徊)、现货未止跌的情形下,双焦反转尚言之过早。对于双焦后市走向,或维持宽幅震荡运行。
一、近期行情回顾
自10月19日发改委干预煤炭价格信号释放以来,双焦从最高点大幅下跌,焦炭主力从最高点4550下跌,最低达到2650,跌幅42%;焦煤主力从最高点3878.5下跌,最低达到1783,跌幅54%。从下跌过程来看,双焦的下跌也并不完全是顺畅的,期间经历过几次反弹,虽然反弹的时间很短暂,但每次反弹到再次下跌,其背后的逻辑都是不同的。自11月17日开启的新一波反弹目前来看势头较猛,是否意味着行情就此反转?
首先,10月19日后的连续三个交易日双焦均大幅下跌,但在10月25、26两个交易日出现了小幅反弹,其中焦炭要比焦煤反弹得更为明显。这次短暂的反弹主要是因为当时双焦基本面尚未发生逆转,焦煤供给端约束并未解决,市场普遍认为双焦是被“误杀”了,尤其焦炭。因为对动力煤的调控政策,焦煤受到的牵引更为直接。而在保供初期,很多炼焦配煤被转用作动力煤,造成配煤短缺,价格上升,加之运费上涨,焦企成本抬升,而下游库存偏低,钢厂补库需求较好。焦企当时还对下游钢厂提涨焦炭。然而,市场还来不及纠结要不要去多焦炭,发改委再出“组合拳”,开展煤炭产地存煤场所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利用违规存煤场所囤积居奇、哄抬煤价等非法牟利行为,制定动力煤限价方案,对煤炭生产成本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煤炭生产成本大幅低于目前煤炭现货价格,煤炭价格存在继续回调空间,”市场情绪急转直下,双焦多日跌停。
其次,自11月2日开始的连续多个交易日,双焦走出了反弹而后区间震荡偏弱调整的行情。反弹主要是情绪的修复,而后偏弱调整,主要因为现货开始降价了,期货暂时止跌,等待现货,基差得到修复。保供取得一定效果后,动力煤对配煤的挤占变弱,配煤开始回流,价格下跌,此时又传出了滞港澳煤通关的消息,现货更加承压。但这期间以配煤价格下跌为主,主焦煤跌幅仍然较小;相反,焦炭现货则跌得更快。钢厂因要在11月提前完成压减任务,以及采暖季临近,限产增多,开始提降焦炭。而钢材的终端需求持续疲弱,钢价下跌,钢厂盈利也开始下降,提降速度加快。这一轮区间震荡偏弱调整的行情以焦煤01的加速下跌而打破,主因是蒙煤短盘运费暴跌,从2500直降至正常的200-300之间。而短盘运费暴跌一方面因为司机缺的问题有所缓解,另一方面国内炼焦煤价格下调,进口贸易商观望,需求减弱所致。蒙煤的暴跌最终也使得国内主焦煤价格出现大幅下滑,部分产地主焦煤直降1000。
最后是从上周三开始的这波反弹,导火索是市场传言,人民银行召集各商业银行开会,要求加大开发贷投放,必须在年底前浮出水面。随后上周四出的钢材表需数据环比好转,同时有分析认为按照1-10月的粗钢产量计算,11月完成压减任务毫无悬念,12月钢厂有复产预期,市场情绪提振,开始交易需求复苏预期。对于双焦来说,除了以上因素外,现货加速下跌,下游采购需求也出现了松动。以下结合基本面进行分析。
二、双焦基本面分析
1.焦煤:现货未止跌,供需不容乐观,下游增库或有限
焦煤现货未见止跌迹象。主产地煤矿供应相对稳定,部分煤矿因为出货不畅,库存持续累积,价格持续下调。11月23日,山西临汾地区主焦原煤下调50-300元至出厂价900-1150元/吨,主焦精煤下调200元至出厂价2600元/吨,瘦精煤下调600元至出厂价2160元/吨;吕梁地区主焦煤下调至出厂价2800元/吨,瘦煤下调300元至出厂价1700元/吨。
从供需来看,国内供应持续恢复中,部分港口澳煤逐步通关,蒙煤通关量恢复至400车左右。据钢联数据,截止11月24日,全国110家洗煤厂样本:开工率70.09%较上期值增0.21%;日均产量58.15万吨降0.08万吨;原煤库存192.73万吨增12.75万吨;精煤库存186.98万吨增9.80万吨。需求方面,焦企亏损多,限产幅度大,但因焦煤现货大幅下跌,加之部分焦企原料煤库存已近临界点,对部分降价幅度较大的优质煤种开始适量采购。而从库存天数来看,样本焦企的焦煤可用天数并不低,钢厂库存增幅更是明显,在需求并未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下游增库或有限。
2.焦炭:七轮提降落地,供需双弱,钢厂采购偏谨慎
焦炭方面,现货已提降七轮,累计降价1400元/吨。考虑到焦化厂累库已到历史高位,若后期钢厂继续提降,焦化厂大概率会接受。焦炭供需双弱局面延续,主产地焦化企业因库存煤价高,而现货连续提降,亏损多,限产幅度大;下游钢厂因原料快速下跌,利润得到一定修复,但对焦炭仍有下跌预期,刚需采购为主。
3.后市展望
综合来看,笔者认为,本轮双焦反弹的主要逻辑还是需求复苏的预期。但在基本面未见明显好转,尤其需求未出现实际转好(铁水产量持续低位徘徊)、现货未止跌的情形下,双焦反转尚言之过早。目前的焦钢企业补库更多的可以看作是常备库存的补库,即正常动作,整体需求减少的背景下,冬储强度减弱是必然的。对于双焦后市走向,或维持宽幅震荡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