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行业资讯
齐翔腾达三季度利润暴涨175%!牵手中科院青岛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1614次 更新时间:2021-10-29

1027日,齐翔腾达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受益于主打产品价格上涨,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7.69%174.84%;同时公司于1028日与中科院青岛所签订合作协议,有意切入高端化工及新能源能领域。

三季度产品价格大涨,C3C4新项目加快建设

根据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1.63 亿元,同比增长 174.84%;营业收入 257.56 亿元,同比增长 57.69%。同时,公司在建及规划PDH、环氧丙烷、甲乙酮及顺酐等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效益。

三季度产品景气向上,四季度有望持续

由于顺酐价格受下游产品 BDO 拉动,景气持续上行。随着顺酐下游产品如不饱和树脂等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国海证券认为顺酐的景气度还将维持。2021 年三季度顺酐均价为 11341 /,环比上涨12.26%21 10 月均价为 14369 /吨,较 9 +12.69%。甲乙酮 2021 年三季度均价 9095 /吨,环比上涨 7.67%21 10 月均价为 9741 /吨,较 9 +13.05%。由于三季度公司 10 万吨/年甲乙酮装置例行检修 35 天,国海证券预计四季度公司主要产品甲乙酮、顺酐仍有望环比量价齐升。

C3C4齐发力,公司盈利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为实现从碳四向碳三产业的顺利延伸,以形成较为完善的丙烷丙烯-环氧丙烷的碳三产业链布局,于 2019 4 月投资建造 70 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 24 个月;于 2019 8 月投资建造 30 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 24 个月。公司还于2020 4 月拟投资建设 20 万吨/年异壬醇项目,建设周期 2 年。在C4 板块,公司未来拟继续扩产 8 万吨/年甲乙酮及 20 万吨/年顺酐产能,扩产完成后,公司甲乙酮/顺酐产能将达到 26/40 万吨/年。公司在 C3C4 多个产品上不断发力,我们看好未来多个项目投产后为公司带来新增长。

与中科院青岛所,布局新材料、高端化工及新能源赛道

1028日,齐翔腾达(002408.SZ)发布公告称,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青岛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应用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齐翔腾达目前科技创新上主要以自主研发、并购及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在甲乙酮、顺酐、MMA等产品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借助中科院青岛所的科研优势,可快速提升齐翔腾达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拓展能力,为齐翔腾达成为山东的下一个万华化学,开辟新的赛道和打开新的成长空间。通过与中科院青岛所合作,齐翔腾达还有望切入氢能开发利用的新能源领域。

打造科技齐翔

近年来,齐翔腾达瞄准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品及化工新材料领域,实施高壁垒、一体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高端、链条完整、绿色低碳”的现代化工生产体系,打造科技齐翔。

通过自主研发、并购及引入国外先进技术,齐翔腾达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如2019年通过并购菏泽华立,齐翔腾达获得了自主掌握的叔丁醇直接氧化法制取MMA技术,其2021年建成投产的20万吨/MMA项目,就是采用叔丁醇直接氧化法工艺,该工艺被列入国家《石化绿色工艺名录(2020年版)》。

东兴证券的最新研报称,齐翔腾达的“生产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技术方法均为当前最好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公司的甲乙酮产品质量居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产品标准高于ASTM标准和国内行业标准。包括新建的异壬醇、丙烷脱氢和环氧丙烷项目也是引进的国外先进的成熟技术工艺,并有排他性。”

在引入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齐翔腾达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大催化剂领域的研发投入,努力实现技术成果的应用及转化,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随着技术和产业优势的积累,齐翔腾达在自主创新能力上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中科院青岛所的科研能力,正好与齐翔腾达的现有产业技术,形成良性互补。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院青岛所承担了一批国家和中科院重大任务,在新一代HN材料生物合成技术、光驱固碳产能人工细胞的设计与构建、碳-氢键选择性氧化P450酶的设计与应用、生物质废弃物先进能源转化技术、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高值利用等方面产出一批重大成果。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系列橡胶弹性体、氢能开发利用、生物基材料、高附加值化工品关键原料和催化剂等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并建立组织保障。

公告称,本次合作意在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助推中科院青岛所与区域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领域内的跃升。

切入氢能开发新赛道

双方在氢能开发利用领域的合作,有望为齐翔腾达开辟新能源领域的新赛道。

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下,氢能因其具备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性,一直被视作未来主要能源之一。公开资料显示,齐翔腾达现有的甲乙酮、低碳烷烃脱氢等生产装置都会副产氢气,目前每年产量在1-1.5万吨左右,副产的氢气大部分通过管输供齐鲁石化和周边的加氢装置,一部分自用。

随着2021年底70万吨/年丙烷脱氢建成投产,齐翔腾达氢气产能将大幅提升。目前,丙烷脱氢每生产1吨丙烯约可产生37.9kg氢气。以此估算,齐翔腾达70万吨/丙烷脱氢项目若满产,每年将新增副产氢气约2.65万吨左右。齐翔腾达在互动易上也多次表示,公司持续关注氢能源技术的发展,寻求高附加值的用途。

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相比,通过提纯工业副产氢获取燃料氢气有利于降低氢燃料电池的运行成本。然而,工业燃料氢气中微量CO杂质的存在能够快速毒化燃料电池催化剂,开发出不含CO的氢气(CO0.2 ppm)制备技术是氢能研究的重要方向。近期,中科院青岛所与德国汉诺威大学的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用于氢气提纯的高稳定性混合导体陶瓷膜,低纯氢气的燃烧可以促进陶瓷膜另一侧水分解所生成氧气的原位移除,从而直接获得不含CO的氢气,可作为燃料直接用于氢燃料电池。

齐翔腾达所在的山东省淄博市,也在发力打造国内先进、有重要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高地。20219月,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内容显示,2022年淄博要建成全省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制氢、储运氢、加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整车等产业链全面形成,氢能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