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煤化工表现较为强势,PVC、甲醇、纯碱等品种纷纷创下年内新高,PVC、纯碱更是创下期货上市以来新高。
分析师认为煤化工齐创新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煤化工产业链大幅上涨,推测四季度天然气限气对甲醇造成的潜在影响仍在,叠加部分地区出台的能耗双控政策,新投产装置进度延缓,未来甲醇供应端可能存在阶段性偏紧的情况。我国87%的甲醇产能为煤及相关产业制造。今年以来,甲醇成本不断提升。而我国80%左右的PVC产能都是电石法。2021年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电石价格远高于前5年的水平。
分析师认为,对于甲醇,从供应端来看,目前已经立项的项目并未受到能耗‘双控’政策影响,未来新增煤化工项目可能受碳中和政策影响更大。自从5月煤炭现货涨价开始,部分地区上游煤制甲醇工厂也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但并没有明显影响其开工负荷,后期上游的开工率情况值得关注。
需求端来问题主要出现在下游烯烃需求上,在甲醇价格持续坚挺的情况下,MTO工厂利润持续亏损,目前部分MTO工厂模拟利润亏损约500元/吨,已经持续亏损近半年,或影响甲醇价格。
对于“双控”对甲醇市场的影响,基本是偏利好的。目前了解,西北地区的相关企业年内煤炭指标都不足以支撑维持目前负荷至年底,在年底前因为煤炭缺乏而出现减产是正常的,预计年内甲醇开工率将很难恢复至高位,会一直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双控”之后,企业可以用于生产甲醇的煤炭受到了控制,其产品就不能像之前一样出现超负荷的生产,甲醇价格走高之后,下游产品价格目前仍偏弱,原材料价格走高,严重蚕食了产业利润。
下半年以来PVC市场总体维持供需偏紧的格局,产业链中上游库存处于历史同期低位,为行情上涨提供基本面支撑。尤其是7月以后,受西北地区频繁限电的影响,上游电石供给不稳,电石价格大幅上涨。在原料供给紧张和成本抬升的双重制约下,PVC行业开工率显著回落,当前仍处于近几年来同期的低位。
需求方面受原料上涨引发的盈利不佳以及海运运力紧张导致的出口不畅等因素影响,PVC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略显低迷,旺季气氛不及预期。但受益于终端地产行业高竣工带来的整体需求提升,低价刚需采购意愿较强,需求韧性可谓十足。
纯碱新增产能有限,开工率受到环保政策影响提升有限,当前产量处于中性偏低水平。需求方面,今年以来,纯碱下游需求表现较好,今年以来浮法玻璃的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维持高位,产量处于近几年的高峰,且下游光伏玻璃投产较多,对纯碱的需求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上述供需结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纯碱持续去库,当前纯碱厂库库存约为35万吨,处于近几年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