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中报,2021H1实现营业收入1440亿元(同比+37.1%);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25.6%)。2021Q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44亿元,环比+24.1%。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7/503/507亿元,同比增长26.9%/1.2%/0.7%;EPS分别为2.50/2.53/2.55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7.3/7.2/7.1倍。相较于向好的业绩表现,当前估值明显偏低,看好估值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量价齐升,煤炭主业盈利性大幅提升
产销量同比增长。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煤炭产/销量152.4/240.8百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7%/17.3%;其中Q2实现产/销量74.4/125.4百万吨,环比-4.5%/+8.7%。H1增量主因保供支持产能积极释放,其中Q2产量环比小降或受到七一前夕产地停减产影响。煤价大涨,长协创新高。H1煤炭综合均价499元/吨(同比+25.4%),月度长协价突破600元/吨创下历史新高,其中Q2均价521元/吨(环比+9.7%)。成本同比增高。H1自产煤吨煤成本136元/吨(同比+16.5%),主因人工成本提升(工资上涨及社保缴费增长)。煤炭盈利性大幅提升。自产煤吨煤毛利363元/吨(同比+29.1%),煤炭板块实现毛利297亿元(同比+23.3%)。
非煤业务明显放量,燃煤涨价拖累发电盈利
电力业务:售电量大增,但高煤价形成拖累。2021H1售电量72十亿千瓦时(同比+22.6%)。售电均价333元/兆瓦时,同比基本持平。单位发电成本319元/兆瓦时(同比+18%),主要受燃煤价格上涨拖累。发电单位毛利受损明显,同比下滑49.1%;电力总毛利42亿元(同比-37.5%)。运输业务:路港航运量大增。H1铁路周转量/黄骅港装船量/航运周转量同比大增12.5%/16.8%/23.5%,主因煤炭销量增长带动。煤化工业务:聚烯烃销量大增。H1聚烯烃销量合计37.1万吨,同比增长7.2%,受国际油价影响,国内聚烯烃短期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积极推动资源获取,资本支出力度加大
2021H1公司煤炭板块资本性支出达94.4亿元:煤炭勘探支出40亿元(同比+39.9亿元),主要用于新街台格庙南区探矿权获取,储量142亿吨,产能规模可达6200万吨;煤矿开发开采支出54.4亿元(同比+47亿元),主要用于宝日希勒矿区采矿权重估以及郭家湾煤矿二盘区等项目建设。同时,公司露天矿用地审批,上湾矿、补连塔矿、万利一矿周边资源权证获取均有序推进。远期产能增长仍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