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两桶油”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均同比扭亏为盈。此外,今年上半年,“两桶油”在努力赚钱的同时,清洁能源也是“两桶油”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召开新能源新材料事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董事长戴厚良强调,坚持事业发展科技先行、技术立企,持续加大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力度。充分结合炼厂布局和氢能供需情况,加强氢能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完善氢能业务发展规划。推动CCS/CCUS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先导性实验,加强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努力提升碳捕集和利用水平。
中国石化方面,“十四五”也重点发展天然气、“油转化”和氢能。公司提出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充分利用产业和网络优势,“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
我国兼具发展氢能的产业基础和应用市场。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到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5%。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随着下半年氢能“十城千辆”名单的落地,氢能产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氢燃料电池汽车或将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有突破1万辆的潜力。从车型来看,氢燃料客车与重卡将占据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主要份额。这主要是由于2021年我国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准备,预计氢燃料重卡将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落地进行示范运营。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相关规划,预计21/25/35/5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5/869/3850/9900亿元。
氢能供应端市场空间广阔,拥有千亿级市场潜能:氢能供应端包括氢气的制、储、运。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综合来看,短期内由于蓝氢对灰氢的替代,制氢成本在2020-2040年有一定程度上的增长,但随着光伏制氢项目的逐渐投产与普及,2050年绿氢占比80%的目标若能实现,我国平均制氢成本有望下降到11.42元每千克。结合氢气需求量,预测氢气供应端市场空间2030/2040/2050年将分别达到572.75/5850.38/7615.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