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行业资讯
山西焦化为何再上风口浪尖?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1541次 更新时间:2021-07-01
  2020年,晋中煤焦冶电四大传统行业工业总产值占比仍高达72%。 
  今年4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山西。晋中市的介休、平遥、灵石等县(市)5个焦化项目被点名曝光,引起了不小的震动。4月下旬,记者来到晋中平遥、介休等地调查采访,一探究竟。 
  在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134万吨/年焦化项目工地,现场很冷清,只有工地一侧的大型展板烘托着这个投资超过30亿元的工程。项目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未批先建,项目已被叫停,眼下他们正在抓紧推进水资源论证和节能评估等工作,违规取水、违法排污等问题已在第一时间做了整改。 
  4月24日,记者跟随中央环保督察人员赶赴介休市。介休昌盛煤气化公司180万吨/年焦化项目、山西茂胜煤化集团216万吨/年焦化产能置换技改项目此时也已经停工。在现场,督察人员要求留守方做好裸露场地扬尘防控等措施。 
  晋中水资源一直严重匮乏,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2020年12月,介休市、平遥县由于地下水超载被水利部暂停新增取水许可,再加上地处汾渭平原,是“蓝天保卫战”中的重点区域,晋中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一直比较严峻。 
  督察发现,介休、平遥、灵石等县(市)不顾水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上马了一批高耗能、高排放(简称“两高”)的焦化项目。 
  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134万吨/年焦化项目、介休市昌盛煤气化公司180万吨/年焦化项目、山西茂胜煤化集团216万吨/年焦化产能置换技改项目、山西聚源煤化300万吨/年煤焦化提标升级综合利用改造项目、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210万吨/年焦化项目在未完成水资源论证和节能评估、部分项目未获得环评批复的情况下,从2019年初开始陆续违法开工建设。其中,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210万吨/年焦化项目已于2021年1月部分建成投产。 
  据测算,上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比2019年实际新增焦化产能692万吨,每年将新增用水约1200万吨、新增用煤约1000万吨。 
  一时间,晋中焦化产业又一次跃上风口浪尖。 
  2016年开始的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工作均指出,山西省一些地方没有摆脱对“煤焦电”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路径的依赖,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放任焦化产能快速扩张。 
  山西省也拿出了整改方案:加强焦化、煤化工等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太原、晋中两市应按照《山西省焦化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对焦化产业全面评估、科学布局,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停止违法焦化项目建设。 
  2019年5月,山西省发布《山西省焦化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19年力争新增建成大机焦产能1000万吨,建成大机焦占比达到40%;2020年,力争再新增建成大机焦产能700万吨,建成大机焦产能占比达到50%;2021年,力争建成大机焦产能占比达到60%”的发展目标,同时列出淘汰落后和过剩焦化产能的“时间表”,2019年10月1日起,全省焦化企业全部达到环保特别排放限值标准。 
  按照行动计划,为完成《山西省焦化行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规定的淘汰关停任务,我省要求各地确保焦化建成产能稳中有降,按期调度列入淘汰计划焦化企业淘汰拆除进度,2019年10月1日起,关停未完成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标准改造的焦化企业。2019年力争淘汰过剩焦化产能1000万吨;2020年,对2018年备案实施“上大关小”的原有焦炉实施关停淘汰;2021年,对2019年备案实施“上大关小”的原有焦炉实施关停淘汰。 
  晋中是山西的老工业基地,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晋中煤焦冶电四大传统行业工业总产值占比仍高达72%。 
  梳理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晋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还是下了功夫的。数据显示,晋中市煤炭产业先进产能已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压减焦化产能588万吨,焦化产业由“以焦为主”向“以化领焦”转变。“十三五”期间,晋中淘汰13座年产60万吨以下煤矿,涉及产能330万吨;淘汰39家煤炭洗选企业,涉及产能3410万吨;淘汰4座火电企业,涉及产能17.2万千瓦时。 
  晋中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坦言,虽然该市对于高耗能、低产出新建项目和扩大产能项目在原则上都不再审批、核准和备案,但随着经济转暖和市场复苏,焦炭、生铁、粗钢等基础原材料需求加大,一些已经批复的耗煤存量项目陆续投产,导致煤炭消费总量不降反升。 
  对晋中来说,摆脱对“煤焦电”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路径的依赖尚需时日。据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贺中伟介绍,山西焦化产能1.4亿吨,占全国20%,其中有将近一半是炉龄较长、炉况较差、规模较小的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需要置换成更加现代化的大焦炉。 
  按照山西焦化产业发展路线图,将利用环保及能耗标准倒逼方式与市场化手段,合理平衡淘汰焦炉产能量与新建焦化项目产能量,确保建成焦炉产能总体稳中有降,先进焦炉占比快速提升,污染排放总量大幅度降低。 
  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管理漏洞?上述焦化项目备案文件均有提示“项目备案后,要按规定办理环保、消防、土地、安全等相关手续,手续齐全后方准开工建设”的内容,但记者从一些项目中了解到,诸如水资源论证、节能评估等并没有被认为是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或者只是被认为是投产的前置条件。 
  当下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违法违规上马,背后是部分地方仍存在“重事前、轻事中事后”现象,还有的项目投产多年后企业未开展竣工环保验收,“久拖不验”。 
  督察发现,介休市井安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介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新泰钢铁、茂盛煤化、昌盛煤气化等重点企业供水任务,每年允许取水量为169万吨,2020年却取水618万吨,超出许可取水量2.7倍;介休市昌盛煤气化公司2018年2月投产的130万吨/年焦化项目未获得取水许可,2020年违规取水190余万吨。介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大许村等村庄受周边企业违规取水影响,每天只能定时供水两三个小时。 
  去年底,介休因浅层地下水超采、山丘区地下水过度开采等情况被判定为地下水超载。水利部门要求当地应结合实际,综合采取节约用水、严格水资源监管、水源置换、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加快推进超载综合治理。 
  和介休一样,平遥煤化集团现有60万吨/年焦化项目批复取水量为14.3万吨/年,而企业2020年违规从周边村庄抽取地下水30余万吨,导致厂区周边西安社村、七洞村村民吃水困难。在当地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平遥煤化集团未经水资源论证,违法扩建134万吨/年焦化项目及配套设施,2021年底投产后还将每年新增耗水量约260万吨。 
  此外,灵石县水利局不顾中部引黄供灵石县引水工程尚未建设的事实,即发函同意山西聚源煤化300万吨/年煤焦化提标升级综合利用改造项目用水,由中部引黄工程供灵石县南关工业区水量分配解决,实际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 
  对于此次曝光的5个焦化项目,督察组严厉指出,当地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不顾水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对未经法定程序审批即盲目上马的多个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焦化项目监管不力,甚至默许纵容,导致当地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水资源供给现状不容乐观,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