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行业资讯
严峻疫情之下 煤炭出口受限对蒙古国经济增长影响重大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1448次 更新时间:2021-05-10


      蒙古国海关总署(MCG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蒙古国煤炭出口总量为731.29万吨,同比增加319.35万吨,增幅77.52%。

      蒙古海关未给出单月数据,中国煤炭资源网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得出,今年4月份,蒙古国煤炭出口量为64.11万吨,同比减少35.67万吨,降幅35.75%;环比减少150.34万吨,降幅70.10%。当月蒙古煤炭出口量为2020年4月份以来低位。

      4月份,因蒙古国疫情持续恶化,蒙古煤炭出口量大降,且当月中国成为蒙古国煤炭出口唯一目的地。4月蒙古向中国出口煤炭64.11万吨,同比下降35.60%%,环比下降68.57%。

      据蒙央行估算,在今年第一季度蒙古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至8%。蒙央行还强调,矿业对经济增长影响重大,矿业的增长将推动经济增长。

      在第一、第二季度,矿业预计将增长35%至36%。但蒙央行同时表示,蒙古国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影响了出口,由此增加了不确定性。

      今年一季度,蒙古国实现了贸易盈余。蒙古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蒙古国出口额同比增长93.1%,达到20亿美元;其中,矿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88.8%。一季度,蒙古矿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8.3%,即11亿美元;其中,向中国出口了100%的原油、铁矿石、铜和锌精矿,以及92.8%的煤炭。煤炭出口总量为66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3.73%。

      但进入4月后,受疫情的影响,两国共同限制了向中国边境运煤炭和其他矿石精矿的卡车的数量,导致出口急剧下降。

      4月以来,主要出口枢纽噶顺苏海图-甘其毛都(Gashuunsukhait-Gantmod)口岸平均每天有15辆运煤卡车通过。

      在没有疫情时,嘎顺苏海图口岸高峰期间每天可以通过1400-1600辆运输煤炭的卡车。在今年的前两个月平均每天可以通过400-500辆运输煤炭的卡车。

      也就是说,由于疫情,蒙古在过去一个月中损失了90%的出口收入。

      蒙古国内研究人员警告说,如果这种情况将持续很长时间,将会对蒙古国财政预算收入产生负面影响,并给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蒙古的目标是今年从采矿业筹集3.4万亿蒙图。其中,在今年批准的预算中,通过出口4200万吨煤炭,可以获得1.3万亿蒙图。此外,还计划从铜精粉出口中赚取1.5万亿蒙图,铜精粉和煤炭出口占国家预算收入的21.4%。换句话说,国家预算中五分之二是由铜精粉和煤炭出口产生的。

      与此同时,受限于煤炭出口的减少,蒙古国煤炭出口商蒙古矿业公司(MongolianMiningCorporation)现金流动性也同样面临短期压力。国际惠誉评级机构强调,虽然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当前正常运行,但是由于中方加强边境管制,蒙古国的煤炭出口量很难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不过,基于中国经济复苏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乐观因素,蒙古矿业公司的业务和财务有望回补2020年疫情造成的损失。最重要的是,蒙古矿业公司在2020年采取了应对疫情的良好措施,节省支出的同时遵守财经纪律,使其能够在当前和未来形势不明确的情况下保持灵活。

      惠誉评级预测说,即便如此,出口至中国的煤炭量低于惠誉评级之前的预期,可能会削弱该公司营业收入和资金流动性,从而有可能影响其未来的信用评级。

      也正是在这一严峻的情形之下,曾因一名司机被确诊,于4月30日开始临时关闭的噶顺苏海图口岸,在经分析后判断当地未见疫情大面积扩散后,蒙方又决定自5月6日起重新开放嘎顺苏海图口岸的货运通道。

      但出于防疫的考量,甘其毛都口岸蒙煤通关量仍被限制在50车以内。与此同时,策克口岸虽然整体通关正常,但也同样处于偏低水平。

      据蒙古媒体报道,由于蒙古公共债务已占到GDP的70%-按照2019年的GDP总量140亿美元来计算,该国的公共债务已高达98亿美元,外债和私人债务达到经济产出的300%,偿还外债一事已“迫在眉睫”;而2021-2014年本该是蒙古偿还债务的高峰期,但疫情的冲击却使得该国的“计划”完全被打乱,并使得该国再次濒临破产边缘。

      数据显示,由于疫情冲击,2020全年蒙古GDP总量为131.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1亿元),同比实际萎缩5.3%,萎缩程度已超过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对比之下,该国的GDP总量甚至不及我国内蒙古地区的17360亿元人民币,后者是前者的19.16倍。

      具体来看,蒙古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3.3%,外贸总额下降6.4%,马、牛、羊等大型牲畜数量减少5.3%……可以说,疫情冲击下,蒙古经济衰退明显。

      虽然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随着新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开启,外贸形势持续向好、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2021年蒙古经济将摆脱衰退,且增速有望达到4.8%,但在疫情反弹的情况下,蒙古的经济复苏或许还需延后一段时间。

      此前为应对疫情,蒙古自4月10日起就实施了疫情防控全民戒备状态,虽然5月5日宣布将疫情防控级别降至高度戒备状态,但关闭公路和铁路口岸旅客通关将延长至6月初。

      正是受此影响,对于中蒙口岸的通关情况,蒙方相对要比中方更为关注,即使中国国内焦煤价格正在上涨。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10日上午11:00时,蒙古国卫生部举行疫情通报,宣布称蒙古国全国范围内新增639例(9例卫生领域感染病例、乌兰巴托市新增593例本土病例、各省份新增37例),连续29天首次单日新增病例数少于700例,严格宵禁管控控制效果逐步呈现,确诊病例数有所减少。

      据5月6日蒙古IKON网报道,蒙古国政府总理奥云额尔登与部分内阁部长共同前往了南戈壁省的嘎顺苏海图口岸调研。

      报道称,作为蒙古国主要出口通道的嘎顺苏海图口岸,正在为打造成为“绿色区域”而积极组织开展疫苗的接种工作。

      嘎顺苏海图口岸的疫苗接种工作是从2021年3月18日正式启动的,接种对象主要是包括短途的货运司机、海关及边检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的居民等。截止5月6日,累计为40023人接种了第一剂疫苗,共为12177人接种了两剂疫苗。

      同时,自5月4日开始,在该口岸增派了50名内卫部队的军人,对专司长短途货运业务的司机们组织隔离和管控。

      而据贸易商反馈,5月蒙煤通车要上来了。消息称,5月15日前,甘其毛都200车、策克150车。另有消息称,5月甘其毛都后期预计通车目标是力争500车。

      从众多消息中,5月15日基本是一个时间节点,据消息人士说5月15日是判断蒙古国疫情是否大爆发的节点,也就是判断蒙古国疫情是否出现拐点的关键时期,15日成了蒙煤市场众人静待的日子,关系着后期蒙煤通车的走势。

      但鉴于蒙古国目前疫情形势,有市场人士依旧悲观,认为疫情恐难以控制,增量还是有限;也有人相对乐观,认为后期有望恢复到500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