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简称“长城能化”)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为落实煤化工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煤化工业务发展,于2012年8月注册成立的煤化工专业公司。
长城能化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业务归口化工事业部管理与指导,定位为煤化工业务投资的平台,负责煤化工项目投资和运营,组织协调煤化工项目建设,对煤化工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
长城能化控股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贵州)有限公司3家企业;参股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和毕节中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个合资公司,具体负责中国石化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及运营。
长城能化经营范围包括:组织煤炭资源勘探与开采;组织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替代石油生产天然气及各种化工产品;组织煤炭及煤化工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组织煤化工项目的建设与经营;投资及投资管理;一般化工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制毒品);煤化工机器、设备的研发、制造、监造、销售、安装;煤化工机器、设备检修维修;煤化工原辅材料、机器、设备及零部件的采购、销售;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进出口业务。
经过“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中国石化目前布局了5个煤化工基地,开展了包括宁夏宁东煤制化学品项目、内蒙古中天合创煤制烯烃项目、安徽中安煤制烯烃项目、贵州毕节煤制烯烃项目(原项目取消,新建年产50万吨聚乙醇酸PGA项目)和新疆准东煤制气项目的规划建设。
1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天合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境内,是由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满世煤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家股东单位投资设立,股权比例为:中煤能源38.75%、长城能化38.75%、申能股份12.5%、满世煤炭10%。于2007年10月注册成立,负责开发、建设、运营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中天合创下设煤炭分公司和化工分公司。
该项目总体建设规模为:建设2座煤矿,产能2500万吨/年;建设360万吨/年甲醇、137万吨/年烯烃,项目整体能源清洁转化效率高,可实现污水近零排放。项目建成后,公司将生产混合C4、混合C5、PP、LDPE、LLDPE、粗汽油、丙烷、硫磺等化工产品。。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主要负责葫芦素、门克庆两个煤矿及选煤厂和三条铁路专用线的建设、生产和运营管理。
2 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简称“宁夏能化”)原由国电英力特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资建设,2014年,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及股权调整持有该公司95%股权,国电英力特集团持有5%股权。宁夏能化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C区,是国家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大型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是中国石化煤化工产业板块第一个投入生产运营的企业。
宁夏能化主要经营化工、电力、热力、水泥及水泥制品的生产与销售,煤炭销售,化工技术开发,设备检修,房屋租赁等业务。宁夏能化项目总投资260亿元,主要包括:50万吨/年甲醇、23万吨/年乙炔、30万吨/年醋酸、45万吨/年醋酸乙烯、10万吨/年聚乙烯醇项目、20万吨/年1,4-丁二醇、9.2万吨/年聚四氢呋喃等化工项目,2×330MW自备热电项目,100万吨/年水泥项目,配套公用工程项目和两个总产能300万吨/年煤矿项目。
宁夏能化项目各装置于2014年陆续投料试车并于9月打通全流程, 2016年全面转入商业运营。公司主要生产电力,水泥及甲醇、电石、醋酸、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四氢呋喃、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化工产品。下设宋新庄、银星二号两个配套煤矿。主要经营化工、电力、热力、煤炭、水泥的生产与销售,化工技术开发、转让、咨询与服务,普通货物运输等业务。
3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淮河之畔的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由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按50:50股比合资组建,是安徽省和中国石化战略合作的重点工程,淮南市“一号工程”。
中安联合下设煤化工分公司和煤矿分公司。煤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67亿元,其中煤化工项目202亿元,煤矿项目65亿元,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粉煤气化、S-MTO、PE、PP技术,建设煤制180万吨/年甲醇及转化烯烃(35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配套建设400万吨/年煤矿。
中安联合煤矿项目于2017年8月正式投产,煤化工项目于2019年7月投料试车打通全流程,有效填补了安徽省大型聚烯烃生产企业的空白,成为淮南市千亿级煤化工产业园区的龙头项目。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对于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4 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贵州)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贵州)有限公司(简称“贵州能化”)是隶属于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其中,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占比99%;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毕节织金新区碧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占比0.5%。贵州能化于2013年6月21日在贵州省织金县登记成立,目前注册资本金人民币9.01亿元。
贵州能化主要建设180万吨/年煤经甲醇制聚烯烃项目,以贵州当地无烟煤为原料,采用粉煤气化技术和S-MTO技术生产烯烃,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180万吨/年甲醇装置、18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30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30万吨/年聚丙烯生产装置,以及相配套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热电联产项目(含铁路专用线、渣场);织金职工倒班宿舍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221亿元。
2020年11月2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贵阳再次签署了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织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贵州织金经济开发区)“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作出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安排。为推动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的“限塑令”的落实,也是进一步适应中石化“一基两翼三新”的产业格局(“两翼”中提到的高端材料的产业发展)。原“60万吨聚烯烃项目”不再建设,拟在原有建设位置新建“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贵州)有限公司50万吨/年聚乙醇酸(PGA)项目”(以下简称“50万吨PGA 项目”),原“热电联产动力站项目”调整建设,纳入“50万吨PGA 项目”配套公用工程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2376767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1233160万元,二期工程总投资1143607万元。建设时序:分两期建设,一期先行建设20万吨/年PGA 装置,2024年建成;二期建设30万吨/年PGA 装置,2026年建成。
中国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新疆能化”)由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新疆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是中石化驻疆首家企地合资企业。根据规划,新疆能化拟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80亿方/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及相应需要的配套煤矿,项目前期工作于2011年8月启动,2013年9月获得了国家发改委“路条”。目前,煤矿和化工的新版可研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内、外部评审。(受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和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影响,新疆准东80亿方煤制气项目被列入“十三五”储备项目而延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