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9家焦化企业关停 山西将集中产能推动煤化工深度发展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1482次 更新时间:2020-12-01
在2019年已关停淘汰焦化产能1192万吨的基础上,山西今年已有19家焦化企业关停,涉及产能1079万吨,另有11家焦化企业650万吨焦炉停止装煤。
10月26日,太原市三兴煤炭气化有限公司60万吨4.3米焦炉关停;山西隆辉煤炭气化有限公司90万吨4.3米焦炉关停;
10月30日,山西银炎集团娄烦东升煤焦有限公司60万吨4.3米焦炉关停;
11月3日,临汾市古县锦华焦化有限公司60万吨4.3米焦炉关停;
2020年,山西省以焦化产业作为向结构开刀的突破口,要求太原及周边“1+ 30”区域的重点县(市、区)力争全部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焦炉,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2020年已有19家焦化企业关停。
11月10日,位于阳曲县的太原市三兴煤炭气化有限公司里有些冷清,10月份还在工作的焦炉,现在已经渐渐冷却。为数不多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对生产废水进行最后的处理。作为太原市最早上马烟气脱硫、脱硝的焦化企业之一,三兴煤炭气化的烟囱里排出的废气,已经达到环保标准。为了响应政府安排,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公司忍痛对4.3米焦炉提前关停。
曾经的环保“困难户”临汾,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开刀”。临汾古县锦华焦化厂11月5日焦炉彻底清空,所有生产设备已经断了电,古县一共有4家焦化厂,锦华是关停的第一家,其他3家也会在未来陆续关闭,最终在涧河工业园区合并新建一家大型公司,新公司将配备世界先进的7.65米高的炭化室,实现产能196万吨/年。
上大关小、扶优去劣,以生态环境保护逼产业转型,是山西省压减焦化行业过剩产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在2019年已关停淘汰焦化产能1192万吨的基础上,今年全省已有19家焦化企业关停,涉及产能1079万吨,另有11家焦化企业650万吨焦炉停止装煤。
集中产能推动煤化工深度发展
关停淘汰只是新旧产能置换的一种手段,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才是最终目标。太原市清徐县找准焦化产业绿色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山西美锦、梗阳、亚鑫三家大型民营企业为龙头,在清徐经济开发区内建设年产1100万吨、年产值450亿元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焦炉大型化、操作智能化、产能集中化、产业链条化的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焦炉煤气可以成为美锦氢能源和亚鑫高端绿色环保溶剂油的原材料;煤焦油全部送至梗阳进行深加工成为高端碳材料;园区内焦化项目副产的粗苯通过管道全部输送到阳煤化工新材料园区进行再加工利用,大大提高了园区内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严控“1+30”区域焦化产能
焦化产业一度是山西的优势产业,但也是污染源“大户”。为从源头控制污染,山西向结构开刀首先瞄准焦化产业,围绕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焦化产业升级改造。
山西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山西省焦化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山西省焦化行业压减过剩产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实施产能减量置换和“上大关小”政策,不断加快过剩产能退出,推进先进大型焦化项目建设,实施环保技术改造,从本质上提升焦化行业环保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全省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先进焦炉产能占比从2017年底的25.5%,增长到2019年底的38%,预计今年年底可达到50%。
2020年1月,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生态优先、集约集聚,促进我省优势产业、企业向环境条件优良地区聚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准入门槛和环保标准,倒逼产业机构调整和落后产能退出。
8月,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将“向结构开刀”的焦点聚焦到污染最重的焦化行业,明确要求,优化太原市及周边重污染产业布局,除了清徐经济开发区规划的精细加工项目外,不再新建焦化、钢铁、有色等项目;严控“1+30”区域焦化产能,支持临汾焦化产能退城,保障区域环境安全;支持焦化、煤化工等重大转型升级项目依托“一区多园”模式,在远离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的区域建设,拟建的焦化类项目,应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的氢基新能源、炭基纤维、医药和尼龙等新材料产业延伸,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园区。
生态环境倒逼产业结构调整
2019年7月,山西省生态环境部门在安排部署违法排污大整治“百日清零”专项行动时,就提出“向结构开刀”的口号,要求通过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倒逼工业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污染严重工艺设备,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正在开展的“清零”监督帮扶和蓝天保卫战秋冬防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执法行动中,焦化企业同样成为重点“关照”的对象。汾阳市东辉新能有限公司由于焦炉尾气脱硫在线监测仪器二氧化硫浓度超过误差范围等被行政处罚90万元;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因苯浓度超标,被定点督察……“清零”期间,全省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105件,行政处罚金额7671.34万元。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清零”行动,加大了环境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有效推动焦化企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标准保护”的协调统一。
淘汰焦化行业落后产能是山西向结构开 刀的一个突破口,是运用环保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和空间布局调整的缩影。通过一系列行动,山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04,同比下降10.2%;大气环境中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六种污染物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